摘要: 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國家有力量!2015年習總書記在會見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強調(diào)了“信仰”的重要性。信仰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撐,是一個民族的文明脊梁,是一個國家強盛的信念底氣。然而 ...
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國家有力量。”2015年習總書記在會見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強調(diào)了“信仰”的重要性。信仰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撐,是一個民族的文明脊梁,是一個國家強盛的信念底氣。然而隨著社會轉(zhuǎn)型,傳統(tǒng)道德在現(xiàn)代社會失去了約束力,而現(xiàn)代精神文明建設力有不逮,帶來了轉(zhuǎn)型期的陣痛。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穿日本軍服、將慰安婦老人做成表情包等現(xiàn)象產(chǎn)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,也折射出當下不少國民信仰的缺失。因此,重塑信仰是時代發(fā)展之必須。 內(nèi)化于心,讓信仰成為人民心中的“知”。信仰是每個人根植于內(nèi)心的心法,是對某種事物、觀念、思想抱有的堅定不移的信念。習總書記指出:“理想信念就是共產(chǎn)黨人精神上的‘鈣’,沒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堅定,精神上就會‘缺鈣’,就會得‘軟骨病’,F(xiàn)實生活中,一些黨員、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,說到底是信仰迷茫、精神迷失!背它h員干部,現(xiàn)在不少群眾也出現(xiàn)了精神上“缺鈣”的問題,拜金主義、利己主義盛行,不良家風影響了后代子孫的言行,尊老愛幼、敦親睦鄰的淳樸鄉(xiāng)風被財大氣粗、兇狠霸道所取代。沒有了價值和信仰的人民,精神開始空虛,行為不受約束,民風社風將會崩潰。只有讓百姓知道什么是信仰,信仰有什么意義,才能讓百姓認同、接受信仰,千萬人的信仰凝聚在一起,就成了民族信仰。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,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煉出了中國從古至今的精神核心,是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(shù)。因此,只有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讓人民對信仰有所“知”,才能在人們心中建起對于道德和價值的準繩。 外化于行,讓信仰成為人民實踐的“行”。知易行難,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通過宣傳實現(xiàn),然而讓人們愿意實踐卻是難事。感人事跡、最美故事給人帶了精神的食糧,洗滌了人們的心靈,可是擦干眼淚,這些事情卻如一塊漂亮的鵝卵石,蕩起一層漣漪之后便沉沉墜入河底。與之相反的是,每一則兒童摔倒、老人訛詐的新聞出現(xiàn)在熒幕上,都會使人們心底的熱度消失一分。只有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才能真正形成信仰堅定的社會風氣,而這就需要多方攜手,共同創(chuàng)建。不僅需要每個人自發(fā)踐行真善美,更需要全社會對“好人”多加關愛,給予物質(zhì)和精神上的肯定,還需要有關部門能在制度和政策上予以保障,如多地出臺的“好人法”!逗幽鲜∫娏x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》中規(guī)定了見義勇為者的獎勵和保障政策,“讓好人有好報”是全社會共同的愿望。張猛同志先后多次被各級政府授予各類榮譽稱號,既鼓舞了他繼續(xù)行善事、做善舉的熱情,也影響著身邊的人向他學習、從他身上吸取了精神養(yǎng)分。 信仰是深埋于內(nèi)心的價值觀,信仰決定了人生的道路,也決定了國家的命運。在經(jīng)濟全球化、中外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當代,堅定中國人自己的信仰,就需要堅持我們的道路自信、文化自信、理論自信。只有信仰堅定了,才能提高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,無畏國內(nèi)國外的形勢變化,積極做出合理應對。社會主義新時代,更需要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凝聚人民信仰,創(chuàng)造國家力量。 |
官方微信
手機APP
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