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面試熱點: 文明交流互鑒的璀璨明珠【熱點鏈接】習近平總書記到甘肅調(diào)研。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會上,習主席發(fā)表了講話,深刻闡明了敦煌文化的重要意義。敦煌文化是推動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“典范”,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 ...
面試熱點: 文明交流互鑒的璀璨明珠【熱點鏈接】 習近平總書記到甘肅調(diào)研。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會上,習主席發(fā)表了講話,深刻闡明了敦煌文化的重要意義。敦煌文化是推動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“典范”,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容并蓄、博采眾長、開拓進取的文化自信。 他深刻指出:回顧歷史,只有中華民族這樣的具有開放包容胸懷的民族,才會容納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匯。今天,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,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,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(yōu)秀文明成果。 現(xiàn)如今,多個新聞媒體重提講話,必定說明其講話具有重要指導意義。 【聚焦熱點】 習近平主席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深刻指出:“回顧歷史,只有中華民族這樣的具有開放包容胸懷的民族,才會容納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匯!闭堈務勀愕睦斫。 【尚優(yōu)思路解析】 1.總體觀點。 習主席的這句話揭示了中華民族“開放包容,兼收并蓄”的文化胸懷,是對中華文化傳承發(fā)展的極大鼓舞和肯定。 2.對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理解。 (1)敦煌文化的開放與包容。 敦煌文化的燦爛,源于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,也是中華文明長期融會貫通的典范。它彰顯了不同文化的匯聚和交融,生動闡釋了文明因多樣而交流、因交流而互鑒、因互鑒而發(fā)展的至理。 (2)中華文化的開放與包容。 ①中華民族善于取長補短,具有非常強的包容性。歷史上,中華民族自信而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,這才有了張騫出使西域,開啟了絲綢之路、敦煌文化、盛唐氣象。②中華文化,展現(xiàn)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融交匯,和諧共生。絲綢、瓷器等“中國造”傳向西方,亞麻、香料等“外國貨”進入中國;阿拉伯的天文、歷法、醫(yī)藥傳入中國,中國的四大發(fā)明、養(yǎng)蠶技術走向世界;佛教在印度起源,又在中國發(fā)揚光大……這些都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容并蓄、博采眾長、開拓進取的文化自信。 4.結合實際談踐行。 (1)秉持包容開放的文化態(tài)度。以更加博大的胸懷,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,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(yōu)秀文明成果。 (2)堅定文化自信。挖掘文化的深厚底蘊,要加強對國粹傳承和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的支持和扶持。共建敦煌文化研究服務“一帶一路”,加強文明對話,加強敦煌學的研究。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,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、借鑒、吸收各種不同文明。 (3)堅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。要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,以兼收并蓄的態(tài)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(yǎng)分。通過開辟廣泛合作渠道,創(chuàng)新合作模式,促進敦煌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。 (4)拓展文化的世界影響。通過“孔子學院”、“中國文化周”、“對外交流文化節(jié)”等活動,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兼收并蓄的中國。面對異域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,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,展現(xiàn)中國自信、包容、豁達的大國形象。 |
官方微信
手機APP
微博